核心提示:,另一边信托公司可能正通过成立专业化的子公司积极“自救”。
,另一边信托公司可能正通过成立专业化的子公司积极“自救”。
一季度利润环比下滑80%
昨日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了2016年一季度末信托公司主要业务数据。今年以来信托公司在开展业务过程中的各种酸甜苦辣终于有了一个官方版本。
意料之中,一季度全行业的经营数据并不理想。虽然全行业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达到16.58万亿元,较2015年一季度的14.41万亿元,同比增长15.06%,但利润总额却在持续下滑。
同比看,2016年一季度末,信托业实现利润总额139.84亿元,和2015年一季度末的169.31亿元相比,下降17.41%。环比上差距更大,和2015年四季度末的750.59亿元相比,下降幅度逾80%。
这一数据与今年信托公司一线业务人员给《金证券》 记者的反馈十分吻合。此前,多家信托公司项目部和市场部人士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今年业务很难做。事实上,自2013年二季度开始,信托行业的相关经营指标数据就呈现出下滑状态,期间虽然有小幅微弱翻转,但仍难改变全行业连续下滑态势。而从今年一季度数据看,这种下滑只是变得更加明显而已。
创新产品遇到瓶颈
自信托行业经营指标出现下滑以来,全行业都在喊转型、创新。但过去几年,从访问的信托公司反馈看,转型和创新多集中在产品形式上,如推出各种各样的消费信托、发展不同门槛和形式的家族信托、甚至是新近涌现出的参与成立有大IP概念的影视基金信托等。
但以华润信托方面人士的观点为例,其在对《金证券》记者谈起这些创新时表示,这些业务的利润很难和传统信托业务相比,“虽然好看,但对信托根本性转型并没有太大实质性作用。”
新华信托方面人士也表示,这类的创新已经遇到瓶颈,很难在规模上有所突破。“拿影视信托来说,不确定性太高,很难去复制或者估算利润。”
从发布的数据上看,这类创新产品在统计中几乎不值得一提。2016年一季度信托依旧是三大类主导天下,即融资类、投资类、事务管理类信托。
大力发展专业子公司
有意思的是,信托转型之下,一个现象越来越明显。
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执行所长邢成在评价今年一季度信托业经营数据时提及,信托公司转型过程中(开始)通过成立专业化子公司来发展业务。
这可能是信托转型新的突破点。
邢成表示,信托公司通过成立私募股权投资子公司、产品营销子公司、购并基金子公司以及家族财富管理子公司等发展新的业务。
更为突出的是,一些信托公司还明显加大了对保险公司、商业银行、期货公司等金融机构股权的投资规模和力度,以实现长期稳定的资本回报。此外,个别信托公司仍在积极运作上市或者增加注册资本。
“虽然利润下滑,但大家都在努力改变。整个行业还需要时间吧。”南京一家信托公司人士对《金证券》记者说。记者 胡春春
(更多资讯请访问津门网:http://finance.syholidays.com/a/201605/193391219.shtml)
责任编辑:wb001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津门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投稿:tougao#syholidays.com 合作:hezuo#syholidays.com (#→@)
Tianjin Online Network Copyright © 2006-2016, syholida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备:津ICP备13002981号-2
津门网客户服务热线:4006-987-76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02149291 举报邮箱:jubao#syholidays.com (#→@) 津门网官方QQ:371720604
法律顾问:中国律师精英联盟 首席律师 尹富强
:天津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天津市版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