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胡旭目前我国扶贫工作依然艰巨。金融要想做到精准扶贫,需将“融资”“融智”有效结合。在“互联网+”时代下,金融扶贫正在借助互联网打造金融扶贫“快车道”。
题:借助互联网“融资”又“融智” 打造金融扶贫“快车道”
、胡旭
目前我国扶贫工作依然艰巨。金融要想做到精准扶贫,需将“融资”“融智”有效结合。在“互联网+”时代下,金融扶贫正在借助互联网打造金融扶贫“快车道”。
宽带上增收、键盘上致富
以前每到苹果采摘季节,甘肃静宁德庆源果蔬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明孝就犯难,不知道哪家的苹果好、有多少,每天得用麻袋装四五百万元现金,挨家挨户去收购。
“在农行‘四融’平台注册后,有果农主动找到我们,水果的规格、品质、数量都描述得很详细,再也不用到处跑了,通过网络分分钟就能完成支付。”李明孝告诉记者,去年公司网上达成收购订单6000多万元,比前年增长了30%。
撮合果农和果蔬贸易企业交易的“四融”平台,是“互联网+”时代下农行甘肃分行的扶贫新探索,带动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截至3月末,农行在甘肃省布放的“四融”平台终端1.03万余台,贫困县覆盖面达到100%;已有930家涉农企业在平台开立店铺,累计交易达103.32亿元;累计自助发放贷款3027万元,支持贫困农户646户。
“‘三农’问题不仅仅是资金问题,还有信息不对称、产业技能缺乏、销售市场等问题,互联网金融正在探索解决这些问题。”农业银行甘肃分行行长韩国强表示,“金融机构要摆脱原来铺设网点的老路,利用互联网的手段,把普惠金融送达千家万户,让农民在宽带上增收,在键盘上致富。”
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正在成为金融扶贫的新实践,也是新时期发展普惠金融的创新突破。有专家认为,互联网金融不仅助推商业银行业务转型,还将成为农村社会经济全面进步的创新动力,改变“三农”领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
“银行系”电商各显身手扶贫“造血”
央行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9月末,贫困地区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9万亿元,同比增长17%;扶贫贴息贷款余额464.8亿元,同比增长66.5%;支农再贷款余额793.6亿元,同比增长16.6%。
扶贫工作需要标本兼治,不仅仅为贫困群体提供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提高其致富技能。“不同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的差异很大,这就决定了金融扶贫不能搞大水漫灌、大而化之,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侧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说。
当下,越来越多的银行推出了互联网金融战略,如何结合自身互联网金融特色发挥“造血”功能,成为摆在银行面前的课题。
近年来,工商银行“融e购”电商平台发展得风生水起,个人商城影响力越来越大,工行便借助“融e购”扶植贫困地区有特色的龙头企业电商化,四川贫困地区的巴山土猪、银耳、豆瓣、茶叶等特色农产品经常成为网站的“明星产品”。今年前4月四川贫困地区45户农产品企业的产品通过“融e购”销往全国,交易额达748.34万元。
与工行不同的是,建设银行更多采取与地方政府合作的方式,带动地区产业企业群批量入驻该行“善融商务”电商平台,配套金融服务促进产业链快速发展。目前,已建立起新疆的水果农副产品、贵州的酒业、甘肃的特色农作物产品、西藏手工艺品,以及西部地区的毛纺产品等贫困地区的入村特色产业经济雏形。截至2015年底,善融商务扶贫地区入驻商户近800户,累计交易额超过3亿元。
发挥政策合力助推“融资+融智”
与财政等其他扶贫开发方式相比,金融扶贫立足于开发式扶贫,坚持可持续性原则,既讲资金投入又讲风险防控,着力增强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融资”和“融智”都显得非常重要。
韩国强表示,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过程中,金融机构也会面临一些困难。“为增强金融扶贫的精准度和有效可持续性,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强金融扶贫合力。”
比如,大多数贫困户的家庭净资产为零,现金流也基本为零。在“双零”的情况下,如何对这些贫困户开展与一般农户不一样的信用评级,向他们提供信用贷款,成为一个难题。因此,优化信用环境成为迫切需求。
“一方面,应建立面向所有涉农金融机构的农户信用信息征集和信用评级体系,整合各部门信用信息资源,形成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降低金融服务成本。”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曲家文建议,另一方面,应推动建档立卡信息系统与金融机构的互联互通,保证金融机构能够实时获取贫困农户的基本信息。
此外,要想调动金融机构参与扶贫的积极性,建立金融风险分担机制是关键。专家认为,金融产业扶贫如果不能更有效防范信贷风险,就很难做到可持续发展,应进一步完善贷款贴息与风险分担机制,对扶贫服务的主办银行予以制度倾斜。
(更多资讯请访问津门网:http://finance.syholidays.com/a/201605/193391266.shtml)
责任编辑:wb001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津门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投稿:tougao#syholidays.com 合作:hezuo#syholidays.com (#→@)
Tianjin Online Network Copyright © 2006-2016, syholida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备:津ICP备13002981号-2
津门网客户服务热线:4006-987-76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02149291 举报邮箱:jubao#syholidays.com (#→@) 津门网官方QQ:371720604
法律顾问:中国律师精英联盟 首席律师 尹富强
:天津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天津市版权局